走在南海路上往植物園側門前進,發現各路口有許多警察人員站崗,心想一定是官
員出巡,南海藝術館前停放大量的隨護人員座車,警察、便衣人員更多,路經時有
被監視的感覺,太多的警察感覺氣氛蠻嚴肅的(回家看電視方知,是總統蒞臨南海園
區參觀博物館)。
台灣教育資料館
眼前發現『台灣教育資料館』門戶大開可以入內參觀,(以前都是深鎖未曾開放),這
座黃琉璃屋瓦大紅門柱的中國古典建築,倒映在蓮花池中,兩旁的綠樹和椰子樹陪襯
著,蓮葉漂浮水面上,有幾朵優雅紫色蓮花『亭亭玉立』(教育部長的最新用詞)。
南海書屋
台灣教育資料館後棟南海藝廊小天壇(原建功神社)
進入深紅色大門,門上方和天花板是『雙龍搶珠』『遊龍戲鳳』的圖案,正前方兩
旁松樹圍繞著長方形的噴水池,池後有豎立一大理石石碑,刻有『教育宗旨』,後
方圓頂建築是『南海藝廊小天壇』,在紅色迴廊右邊是『南海書屋』,也是國立教
育資料館對外服務的據點之ㄧ。
國徽和黨徽非常相似,知道如何區分了嗎?
今天『南海藝廊小天壇』內有畫展,只能觀賞不能拍照,原建築主體可以拍照,挑高
的圓頂上,有一個圓形的彩繪,中間畫的是中華民國國徽還是國民黨徽呢?白色的牆
上有上下半月型的裝飾,上方有梅花圖案,歲月摧殘牆上有剝落的痕跡。
參觀時,展示畫展人員告知,這小天壇原是日本時代遺留的建築物,原來是日據時
代『建功神社』的舊址,張其昀部長將其改建為中央圖書館,當中央圖書館搬到中
山南路並改名國家圖書館時,這棟建築就是現在的『台灣教育資料館』。
建功神社簡介
『建功神社』創建於1926年(昭和元年),用以祭祀日本領台以來對台灣具有貢獻的
人物,不分日籍或台籍人士,性質類似於現在的忠烈祠。只要有貢獻不分台日均可
審核通過後被祭祀。共合祀15691位因公殉難者,其中台灣人有3530位。
原建功神社的鳥居,類似中國的牌坊
台灣教育資料館後棟南海藝廊小天壇(原建功神社)
『建功神社』建築形式於當時來說極為獨特,主體結構為日本式,但外觀則採漢、
和、西洋的混合建築樣式。圓頂設計及中國牌坊式的鳥居,為日本傳統神社未
有之建築式樣,也多少影響台灣本土建築樣式的變革。1945年戰後,參道大門及參道
兩側石燈籠皆拆除,現今入口前的水池與欄桿為原物,進門內最底端建築物內內部
的圓頂,則是保留原來的圓頂重新彩繪而來。
建功神社舊照片(日據時期)
台灣光復後,建功神社的鳥居、石燈籠都因神社色彩濃厚而遭到拆除,建功神社則
移作中央圖書館暫時的館所。1960年(民國49年),政府將舊建築改建為中國宮殿式
的建築,前後兩棟,旁側增建兩層樓的建築,整體形成四合院的格局。
建功神社舊照片(日據時期)
據說,當時並沒有拆除建功神社,而是保留主體結構,因國民政府考慮財政狀況,
無法花費龐大資金來修復,於是利用日據時期建功神社加以整修改造,採折衷步驟
設計成中國古典式建築。
台灣科學教育館
台灣藝術教育館
此外,教育資料館前棟前面的小水泥橋,也是昔日建功神社的石橋改建的。
今日「台灣科學教育館」及「台灣藝術教育館」的位置,就位於昔日建功神社鳥居
前的左右兩側,而兩棟建築物之間的柏油路,正是昔日建功神社的參道。
中國宮殿式的建築古色古香
南海學園內中國宮殿式的建築古色古香,環境優雅,交通便利,植物園鳥語花香,
植物總類豐富,荷池環繞,真是都會區內優雅寧靜的休閒最佳去處,同時也蘊含著
時代的歷史背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