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慕名而來太平山見晴懷古步道,位於太平山宜專一線23公里處
,入口處有『 見晴懷古步道』、『昔日山地運材軌道』木製的地標
,依著昔日鐵軌的遺跡,踩在碎石路散步,享受高山步道的自然景
觀,及見證過往的鐵路歷史遺跡。
見晴線運材軌道,部分路段整建而成,步道傍著迂迴曲折的鐵道路
徑,路徑平緩,沿途保留鐵道、木馬、台車輪軸等歷史痕跡,原長
2.35公里,目前因步道部份路段崩塌僅開放至0.6公里。
當火車要改變行進路線至另一軌道時,所借重的工具便是轉
轍器。早已鏽蝕的鐵道轉轍器仍屹立鐵道旁,成為歷史尋根
的最佳見證。
見晴懷古步道,午后常有瑰麗如詩的雲海,有時久陷白茫茫的霧
中,反而湧起渴望見晴的心情,此乃「見晴」地名之由來。
另一種說法,聽長輩說的:
因經過白嶺白茫茫的一片後,到了此處常天晴,故稱『見晴』。
遠眺在雲海襯托下的大霸尖山、雪山山脈群蜂,迷霧中
超美的,令人讚嘆!
聖稜線指的是臺灣北部雪霸國家公園內的雪山山脈從
大霸尖山至雪山連峰間高峻的山稜線。
湛藍天空與綠色山巒,壯闊景緻在氤氳靉靆中雲霧繚繞,美景
當前駐足很久,不捨離去。
美麗幽靜的森林小徑步道不宜疾走,悠閒的沉浸在大自然中,吸取
著芬多精,探索四周的植物,潮濕的山壁上、路旁成了苔蘚植物與
蕨類的天下,佈滿著各式各樣顏色深淺不一的的苔癬植物。也意外
驚喜的發現特有種的台灣胡麻花,冰清玉潔優雅的綻放,目前是盛
花期。
綠絨絨的苔蘚覆蓋著林蔭及樹幹
緬懷過去運木材下山的艱辛路程,看著充滿歷盡滄桑的鐵路歷史遺跡
,見證台灣過去太平山伐木業的興盛,建造高山鐵路、運木材,為台
灣經濟起飛帶來基礎。如今林業沉寂了,鐵路也功成身退,縱使有些
殘破不堪,它依舊在原地默默的守護這片土地,貢獻它的價值。鐵道
一路相伴,睜大我們的雙眼觀察,耐心的傾聽它的敘述過去的風光史
及被人遺忘的孤寂歲月。
舊枕木佈滿苔蘚充滿著滄桑感
高架鐵軌及枕木遺跡
目前只開放到疊石親水區 (600公尺)
見晴懷古步道是一條可觀山、觀雲、緬懷往昔,探索大自然的步道
,蓊鬱的森林綠意盎然,壯闊的景緻,詭譎多變的茫茫雲海,美麗
的山中小徑令人身心舒適,一年四季都好想來探索體會不同氛圍的
美麗步道。
宜蘭太平山見晴步道位於太平山宜專一線23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