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 結束3小時的後慈湖秘境之旅,從慈湖陵寢往慈湖方向走!
慈湖,原名「新埤」,俗稱「埤尾」,因臨百吉隧道出口又稱為
「洞口」,於1962年改名為慈湖。佔地廣達約30公頃。
慈湖行館位置極佳,依山面水、坐北朝南,是一座仿四合院閩江
式的磚造瓦房,樸實精美,1975 年奉厝後改為慈湖陵寢,成為
民眾謁靈的地點,如今則成為最受國內外遊客喜愛的衛兵交接儀
式觀光景點。
湖面波平如鏡,數隻水禽中之貴族白天鵝和黑天鵝,在水中很優雅
自在的游嬉,黑天鵝身軀覆蓋著黑色的羽毛,尾部不經意的會露出
白色的發翔羽,在黑色襯托下非常鮮明獨特,狀長實,有助於振翅
高飛,而頸部細長,喙部亮紅色,雙足則是灰黑色的。
尾部不經意的會露出白色的發翔羽
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慈湖雕塑紀念公園,早期全台各處皆有許多蔣公銅像,解嚴後,
許多銅像大多被閒置或移除,大溪鎮公所於慈湖設立慈湖雕塑
紀念公園,是全台唯一為單一個人的雕像所設立的紀念公園,
將閒置的銅像搬移至此,如今已設置超過百座銅像,全身、
半身、坐姿、立姿和騎馬……等各式各樣的塑像。
園區內可見導遊手拿著一隻小旗,滔滔不絕的為陸客介紹慈湖;
而整個園區以步道方式串聯銅像的擺放位置,還有庭園造景及
小橋流水,相當雅致。白色拱橋邊樹形優美的台灣欒樹,樹梢
密生成串的鮮黃色小花,讓這硬邦邦的雕塑紀念公園鮮活起來。
颱風天,天氣有些變化灰濛濛的,飄起小雨,趕緊離開了慈湖!繼續再前往角板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