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故宮─紫禁城是必訪之地,一窺「金鑾殿 」,堪稱中華
第一殿太和殿的廬山真面目, 紫禁城宮殿建築之美!
太和門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 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
, 占地面積 72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 15 萬平方米,現存規模最
大的宮殿型建築。故宮是以黃瓦、紅牆、金飾、白石構成的建
築群。其中黃色琉璃瓦 是天子 的象徵。
當日,時間緊湊的參觀故宮─紫禁城。
從午門進入,是紫禁城的正門,非常雄偉,城樓上的正殿,
面廓九間,深五間,正映 「九五之尊 」。 皇帝頒發詔書的地方。
午門
哇!午門?是皇上暴怒時下旨:「推出午門斬首」!是那個
...... 地方嗎?真嚇人!還好! 不是!安了!人不是在這裡斬的。
穿越午門,映入眼簾的是金水橋,前方就是太和門。
太和門
太和門前有廣場,門前方有東西流向的 河,走向形似玉帶,故又
稱「玉帶河」。河上有五座美麗的拱橋 ,習稱「內金水橋」。
中間的一座供皇帝行走,叫「御路橋」。
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就是採用重檐廡殿頂;
天安門、太和門就是採用重檐歇山頂,而東西六宮前殿,
則是採用單檐歇山頂。
太和門是重簷歇山頂,和台北圓山飯店、國家歌劇院類似。
太和門
太和門是紫禁城外朝宮殿的正門,北京故宮最大的宮門,面闊九間
,建築面積 1300 平方米 。清康熙帝以前的皇帝都在此聽政。
大批的人潮走過太和門廣場,往太和殿方向前進,拾級而上。
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舉行。
該殿是明清兩朝北京城內最高的建築,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和
屋頂最高的大殿,建築規制之高,裝飾工藝之精,堪居中國古
代建築之首。太和殿面闊 11 間 , 建築面積 2377 平方米。
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紫禁城的外朝部分。
龍椅
螭吻
到了太和殿,一定要欣賞宮殿建築之美, 太和殿的屋頂為重簷廡
殿頂, 殿頂正脊兩端的螭吻,每個由 13 塊琉璃構件組成,是紫禁
城內最大的螭吻。
太和殿的脊獸(仙人走獸)非常有名
而太和殿屋脊邊緣處安放仙人走獸,簷脊上騎鳳仙人之後,除了
一龍、二鳳、三獅子、四海馬、五天馬、六狻猊、七押魚、八獬
豸、九鬥牛之外,最後破格增加了「行什」。
行什
行什僅在太和殿殿脊上可見, 有翅膀,手拿金剛寶杵,會降魔
,是 傳說中雷震子的化身。中國木構建築最怕遭遇雷擊,因此
行什 成為人們防雷的希望。
脊獸是古代建築 屋脊上所安放的獸件,由琉璃瓦製成,其功能
最初是為了保護木栓和鐵釘,防止漏水和生鏽,對脊的連接部
起固定和支撐作用。後來脊獸發展出了裝飾功能,並有嚴格的
等級意義,脊獸數量和形式都有嚴格限制。
六角柱形「戶對」,2對 (4個)
這是 「戶對」,是置於門楣上方或兩側的圓柱形或六角柱形
的木雕或磚雕,用於家有喜慶時懸掛燈籠之用。
「 門當」,是放置於大門兩旁的一對石墩, 用來鎮宅裝飾、穩固
門面之用。
而「門當」 的大小、和「戶對」的多寡,也是主人身分與財勢的象徵。
銅龜
銅鼎
中和殿匾額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保和殿之間。面積是三大殿中最小的。
中和殿是皇帝到太和殿參加各種大典前,先在中和殿小憩,
並且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
中和殿
看了幾座宮殿都大同小異,頗為相似。唯有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
,為單檐四角攢尖頂,屋面覆黃色琉璃瓦,中為銅胎鎏金寶頂。
中和殿正中設有寶座,兩旁陳列著兩個 肩輿 。所謂的肩輿是皇帝
乘坐的 轎子 中的一種,主要供皇帝在紫禁城內活動使用。
寶座上方的內檐下懸掛 乾隆帝御題「允執厥中」匾額
保和殿
保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240平方公尺。屋頂為重
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 9 個小獸。
上下檐角均安放9個小獸
保和殿,是清代除夕為王公大臣設宴的地方,也是清代科舉
考試最高一級的殿試舉行的場所。
乾清門是北京故宮內廷 正門,過此門方見乾清宮 ,因乾清宮而得名。
連接外朝和內廷的門戶,是分割前三殿和後三宮的大門,又叫禦門。
乾清門在保和殿後面,乾清門廣場以北。乾清門面闊5間,進深3間
,高約 16米 ,單檐歇山頂。門前為三出三階,中間是御路石。
乾清門
除了「御門聽政」之外,乾清門還是清朝齋戒、請寶接寶等典禮儀
式的舉行場所。
北京紫禁城 乾清門 上的漢-滿兩種文字的 牌匾 (左漢文,右 滿語)
乾清宮
乾清宮的建築規模居內廷之首。明朝,乾清宮是皇帝寢宮。
乾清宮也是清朝皇帝停靈、暫厝 梓宮 之處。
康熙、乾隆兩朝這里也曾舉行過千叟宴。
皇帝則在 乾清宫 召見大臣,晚清時期 慈禧太后垂簾聽政 ,上朝
的地点也是在養心殿 。
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座落在單層漢白玉石台基之上,
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 1400 ㎡, 檐角置脊獸9個。
乾清宮是後三宮中規模最大的宮殿,其陳設和裝修也是最華麗的。
殿中設金漆寶座,寶座上方高掛清順治帝御筆「正大光明」匾額。
北京故宮殿建築規模宏偉,富麗華貴,是古代建築、文化、藝術
的精華。
地廣物博,時間上不允許,只能走馬看花的逛一下,參觀到
乾清宮已經是關門時間了,故宮有收藏大量古代藝術珍品,無緣
目睹,真是可惜!
拍攝地點:北京故宮紫禁. 10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