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東京一定都喜歡到淺草寺,和那盞巨大的「雷門」兩字的大紅
燈籠合影留念。雷門-表參道入口之門,懸山式屋頂八腳門,風神
和雷神守護左右兩側,威風凜凜,鎮守淺草寺,正式名稱為「風雷
神門」,通稱為「雷門」,氣宇不凡。
金龍山浅草寺 雷門
雷門的大紅燈籠是金龍山浅草寺最佳超級無敵的Logo,紅底黑
字鑲白邊的「雷門」二字,超大的字,視覺效果佳,這別出心
裁的Logo非常有吸引力,讓人驚艷永難忘懷!直至今日,雷門
依舊是淺草寺的地標及象徵,聞名遍及於全日本。
雷門的大紅燈籠底部有龍的圖騰
風神和雷神守護左右兩側,正式名稱為「風雷神門」。
雷門曾於1865年被大火燒燬,並95年消失蹤影。直到1960年,
在松下幸之助的捐獻贊助下,得以重建了並成為當今的造形。
「雷門」大紅燈籠每隔10年都會重新打造換上一個新的,燈籠
高3.9公尺、直徑3.3公尺。
門內側則有天龍像和金龍像
門樓正面安放了雷神和風神兩尊神像(人太多無法拍照)i ,而門
內側則有天龍像和金龍像。
人潮擁擠真是寸步難行
從雷門至浅草寺寶藏門之間的表參道,又稱為「仲見世」,長約
300公尺兩側商家林立,門前掛滿著日本小國旗,匯集了各種具有
日本傳統風情的手工藝品、紀念品、和菓子店、名產店等,另人
眼花撩亂,剛好是日本黃金週,大家都放假,人潮擁擠真是寸步
難行。
看見卡哇伊的KITTY,無法抗拒,買了。
穿越了「仲見世」後,看見了淺草寺山門「寶藏門」,歇山式屋
頂的二重門,以前叫「仁王門」,因為門的兩側有仁王「金剛力
士」,重建後因上層用於收藏文化遺產,所以改名為「寶藏門」
。於1964年由實業家大谷米太郎夫妻捐款再興建。
寶藏門
寶藏門的建築很壯觀大氣,精緻的歇山式屋頂,似中國風格!
掛著【小舟町】的大燈籠,也是大家搶拍大燈籠
寶藏門的另一面 懸掛著一雙大草鞋
大草鞋,長4.5米、寬1.5米,是山形縣村山市所捐獻的。
兩側有仁王「金剛力士」像
原來老家在山形縣村山市的雕刻家「村岡久」,因為雕刻了這
尊吽形仁王像,而讓家鄉父老倍感光榮,於是該市的奉賛会決
定奉納一雙無敵大草鞋,當作獻給仁王的供禮。
終於來到本堂,印入臉簾的是,有著明顯傾斜度的深灰色大屋頂
,屋脊顯得相當高聳。1958年重建,屋頂採用鈦瓦,重新恢復了
本堂舊殿的容貌。
本堂主俸觀音普薩 明顯傾斜度的深灰色大屋頂
參拜前先到「手水舍」,入境隨俗跟著做,右手撈池子裡的
水洗滌左手,在右左手撈水洗滌右手,最後再用手接水來漱
漱口,也記得保持虔誠的心唷!
手水舍
接著到寺前大大的香爐旁,用手將香氣往自己的身上撥,就是
祝你身體健康啦,也有揮掉自己身上晦氣的意思。
觀音堂的大燈籠 入寺參拜的人排很長 只能從側面照了。
淺草寺又名金龍山淺草寺,是東京都內歴史最悠久的寺院,山號
為金龍山, 供奉的本尊是聖觀音,也通稱為「淺草觀音」。
觀音堂內外一隅 天花板的圖畫
みくじ御籤 聽說很靈驗
高高聳立的五重塔
塔檐四角掛有銅鈴
五重塔-於1973年重建,基壇高約5米、塔自體高約48米。基壇
內部有收納供養靈位牌的靈牌殿、塔的最上層置有五重塔最高層
有斯里蘭卡的伊斯母尼亞寺院捐贈的佛舎利。
天氣超熱,人超多的,拍照左閃又躲,很無奈呢!逛了一圈後
,準備前往門口對面的「淺草文化觀光中心」,想到展望台俯
視淺草街道。
淺草寺建築之美
寶藏門
雷門人潮眾多都擠到馬路上了
到雷門淺草寺的交通:
我們從E29西新宿五丁目站搭乘大江戶線到E28都廳前換對向
的大江戶線,到E11藏前出站後走一段路,換A17藏前站淺草
線到A18淺草站,出口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