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沿著石碇溪岸重新整鋪的「淡蘭古道」,由雙溪口至員潭子
坑橋,全長約2公里。雙溪口是淡蘭古道石碇段的入口,有一偌大的
石碇茶壺地標,腹地不大備有停車場。眺望前方是一座紅色吊橋,而
上方是國道5號,高聳的高架橋墩與溪平行而過。
走在木棧道上沿著指標前行,步道旁潮濕的圍牆邊,有許多野花草,
莖葉像芹菜,5片金黃花瓣,球形小刺果挺拔的「禺毛茛」;嬌艷欲
滴紅咚咚的「蛇莓」,四處蔓延;成片淡粉紫色的花瓣,倒心形葉片
,非常可愛的「紫花酢醬草」;長莖一輪一輪的花序,含苞待放的
「光風輪」野花,也都生命力旺盛茂密的生長著。
禺毛茛
蛇莓果實
蛇莓花
紫花酢醬草
黃花酢醬草
光風輪
紅色醒目的「 淡蘭吊橋」橫跨石碇溪,約100公尺,站在吊橋上,俯視
溪谷,淙淙流水聲,石頭大小不等矗立在蜿蜒的溪流中,石頭落差激起
白色的瀑花,青山綠水景色宜人。
淡蘭吊橋
過了淡蘭吊橋,斜坡兩旁種植台灣特有種的「烏來杜鵑」,也稱
「石碇杜鵑」,目前是台灣野生族群數量最少的,在水氣豐沛的
溪邊,陽光普照下,非常適合人工復育,盛花期可好好的珍惜它。
烏來杜鵑
沿著北宜高速公路的高架橋墩下,鋪著石泥磚的步道緩緩上升,溪流
、公路與步道併行,視野更寬廣了。走了一段路後,因腳底筋膜炎不
適而折返,未能全程走一回有些遺憾,但是一路上欣賞各種植物,水
石山川之美,還蠻開心的。
淡蘭步道上俯視淡蘭吊橋,前方雙溪口
淡蘭步道前段沿著國道5號高聳的高架橋墩下而建造
淡蘭古道是昔日自淡水至宜蘭間官商往來的要道,石碇成為中繼站
,今日功成身退,除了提供遊客休憩遊樂的功能,也兼具歷史意義
。緬懷先人在這塊土地生活的辛酸,踩著先人曾走過的步道,遙想
當時交通不便的情景。
繼續前往石碇老街漫遊,沿著蜿蜒溪流靠著山壁而居得小山城,最
特殊的「吊腳樓」建築就懸空在河床上方,僅靠柱子支撐;而全台
碩果僅存得「不見天街」,百年石頭屋,建校百年歷史的石碇國小
,及香火鼎盛的集順廟,還有略帶煙燻焦香味著名的石碇王家手工
豆腐,風味獨特的豆腐料理小吃美食,是絕不可錯過的佳餚。
石碇老街街景
石碇老街
崩山溪、烏塗溪兩溪匯合入石碇溪
特殊的「吊腳樓」建築
百年石頭屋
石頭屋內岩石牆壁還會微滲水
不見天街
百年歷史的石碇國小紀念牆
集順廟
王家手工豆腐
豆腐捲
因清明假期,國道5號大塞車,寸步難行,無奈半途轉入106公路,
來到淡蘭古道及石碇,塞車的惡夢一掃而空,山明水秀樸實無華古
老的小山城,儘管過往繁華褪去,還保存自己舊有的特色,有著茶
香、豆腐香及獨特的建築,吸引無數的觀光人潮來探訪山中小城。
民宅前的吊鐘花
少見的花色 杜鵑
拍攝地點:新北市淡蘭古道‧石碇老街 102.04.04.
留言列表